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43|回复: 0

恭城北溪村莫氏历史杂谈—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5 04: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莫林翼 于 2017-7-5 04:52 编辑

   北洞寨后背山麓为主山,山脚左右分别有两座小石山。在过去,右边小石山称“上寨”,左边小石山称“下寨”。由于地理特点,在上寨地域只能在“上寨”之下建房屋,故此处称为“下村”,意为“上寨之下的村子”,反之亦然。在过去村子里鱼塘多,“上村”与“下村”被自然的水塘隔开,于是就有了约定俗成的“上村”丶“下村”的叫法。到民国时期的第一次国共合作,1926年,广西省政府实行“二五减租”政策,境内组织农民协会,出于组织的需要,在农会的文档中,则正式用“下村”丶“上村”的名号。
  始祖莫祥才以军功授白面寨土巡检司,在距离村子约六百米处的龙头庙,建有土司巡检衙门。因朝廷改土归流,废出土司制度,衙门就改称龙头庙。(现村人俗称龙庙)后来,五十年代时龙头庙的建材被拆去建新街小学。据老一辈相传,现下村三元堂一带过去叫“陈祝铺”,现北溪小学转进村内一带叫“雷家巷”,不知何故,随着莫姓人口逐步发展,原住户逐渐迁移了。
  北洞寨原主村道为南北走向,但不是很规则,房屋分别为青砖丶泥砖丶粘土夯筑瓦房,茅草屋极少。清朝后期至民国,由于人丁繁衍,村民逐渐向今小学方向建房居住,当时称这一范围为新村。过去北洞寨人口少,管辖地盘宽资源多丶财力富裕,于是在雍正丶乾隆丶嘉庆时期分别建有:邻近北洞源界的永镇寺,村前的白虎庙(俗称庙台子),及与村边侧面对应建有青龙庙,离青龙庙十米之处水圳边建有水府庙。新桂系统一广西后为破除迷信,恭城县县长白济寰带人进村毁神像,而这些庙寺也因多年失修崩塌而消失,现今只有青龙庙后座遗址残在。
  民国初年,匪势日炽,治安亟坏,为保安民,村民合议请来湖南工匠于上寨之下村头建名为“晋泰门”的闸门,沿晋泰门至下寨筑围墙,朝何家厂方向建名为“豫泰门”的闸门。在下寨半山设筑极具军事了望的一座炮楼,与下寨炮楼相对应的后山麓也建了一座炮楼,两炮楼之间的巷道再设一个名为“履泰门”的闸门,另在新村(上村)巷道口也建名为“恒泰门”的闸门。炮楼和闸门均为两层,与围墙都以三合粘土夯筑成并设置有枪眼。特别是炮楼夯筑时掺入了糯米粉和黄糖更为坚固。但可恨的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因山脚下一村民迷信认为炮楼对其风水不利,擅自凿毁了炮楼上层,莫姓先祖为保子民的建筑因此被毁,然而掉落到山脚下鱼塘的墙块,竟然数十年不溶散。
遗憾的是到1995年,由于发展新农村规划改造,村民史识淡薄,北溪村大部分清代时期青砖瓦房丶石板巷道都未能得到相应保护,取而代之的均为现代钢筋水泥混构的楼房。
  洪武1370年至今,北溪村已是有六百四十七年历史,是方圆数十公里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特别是清代中期莫姓人才辈出。据《北溪莫氏族谱》记载,族人明清两代有三品官6人,淑人9人,四品1人,恭人1人,五品8人,宜人9人,六品20人,安人20人,七品47人,八丶九品80人,七丶八丶九品孺人61人;有庠生51人,禀生24人,贡生16人,进士1人,增生9人,卧生1人,副榜1人,监生9人。民国以来有县(团)级以上官员16人,其中厅级官员3人,处(团)级13人,科级75人。民国时期有大学生5人;1950年至2004年有大专院校毕业生188人,高中丶中专毕业生150人。
  北溪村莫姓先辈,历来重视文化教育事业,远在嘉庆庚申年(1820年)十四世大球公立祠田二百三十九工丶铺庙一间以为读书之助,凡十岁读书,给银三两;县考给银一两五,会试给银六十两。1987年以来,本村拨出专款,考取中专者,每人奖励30元;考取大学者,每人奖励50元。早在1875年,远复公在花田岗寓所创办“花滕书塾”,招生讲学,历时十多年,率先开创北洞寨教育事业。1912年初,远复公在本村创办“中东乡公立两等小学” ,是当时县内少有的几所小学之一。(1917年更名为“恭城县振东完全小学”)1925年,北溪村莫逸贤取得县教育科的同意,继“恭城淑德女子学校”之后,打破传统对女性的歧视,创办了“北溪女子学校”并附设师范班,为培养人才作出了贡献。1934年该校奉命合并北溪中心小学。
  北溪村莫氏历史悠远,为保持莫姓血统的纯正,不准女子在家招赘,基于男女授受不亲,村里若有演戏,会用一条粗大的绳索将男女观众隔离成两边观看。本村的风俗文化底蕴深厚,其中“中元节”的风俗与众不同,还有十月廿日的“还李王愿”祭祀活动也是别具一格。七月中元节,唐人称农历正月丶七月丶十月的十五日为上元丶中元丶下元,后世依例。中元在秋,秋天树木开始落叶,草开始枯萎,被认为是肃杀的季节。这天道家在道观作斋蘸,佛家作盂兰盆斋,百姓也祭悼亡灵。村民习惯从七月初七接先祖开始直到七月十四送先祖结束,期间一日三餐供奉祭品,送先祖时是晚上,从家门口插香烛直至大路,化帛丶鸣炮丶倒水饭。道光年间,北洞寨犹设有专门的田产作盂兰会的费用,可见对此节气的重视。
  目前,还保存一石碑文:将各善姓捐入盂兰会田工粮税开列:莫滔捐粮并锹口田一工零税一桶半民米二升五合一坵土名莲塘洞;莫谦光捐粮并锹口田二工二坵税五桶半民米三升士名仁田洞又名马鹿洞田;自隼自封自息捐粮田二工半税五桶民米五升士名马鹿洞莫浑耕;道光四年甲申年七月十四之吉日立。
注:摘编于《恭城文史资料》第十六期 《恭城莫氏族谱》200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