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姚 莫氏“ 司 馬 第” (黃姚 )莫氏司馬第古宅建於清。嘉慶(1796--1820)年。是黃姚莫氏18代祖莫廷相之子莫家成所建。莫靄然系莫家成之子,是清道光時期的監生,獲清儒林郎吏部侯選直隸州左堂功名。 清代的儒林郎相當於從六品官員。清代直隸州,官職設有知州,州同(左堂),這種官職在清代可稱謂“州司馬”。不同如漢代的“大司馬”官職。也是說:莫靄然是清代經過科舉考試取得“儒林郎”資格。可以做從六品的直隸州州同,也就是州司馬。他住的宅子可以掛“ 司馬第 ”牌扁。 清代的同州(左堂),主要協助知州管錢糧,軍馬,防御事務。黃姚“司馬第”的石鼓,栓馬石,旗柱石是莫靄然同州(左堂)衙門的像佂。沿寬大的石階而上,高大的二層青磚瓦房隔江相望,就像一幢土司衙門。 清朝時的家史記載,莫家的生活區主要在興寧廟往北第二個巷口一帶。由於莫家在黃姚富甲一方,眾多的家眷,比家眷更多的佣人,還有官紳往來,親戚迎送,地方顯得狹小,管理混亂,非常急需一個把生活和處理宗族,對外事務分開的場所,於是“司馬第”就應運而生。 ”司馬第“建成後,成了各地官紳往來黃姚莫家的接待場所。在清.乾隆年間,黃姚形成以古,莫,梁,勞,林,郭,吳,麥為主導的八大宗族,他們在田產和很多方面有著共同利益,需要有道高望重,處事開明的人來主持。莫家的莫廷相(舉人),莫家成(明經進士),莫靄然(舉人),莫汝功(歲貢)成了八大宗族的最好協調人。”司馬第“也成了黃姚八大宗族的重要議事場所。”司馬第“的建成,更鞏固了莫氏家族在黃姚的主導地位。  |